close

  中新網7月10日電 英國《金融時報》10日刊登署名菲利普·斯蒂芬斯的文章,深入分析解讀了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之爭,並指出圍繞歐盟委員會(European Commission)下任主席的爭吵沒有贏家。
  文章稱,那些尋求從“天命”角度解釋為何選擇盧森堡前首相讓-克洛德·容克(Jean-Claude Juncker)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人將會感到失望。容克雖然是一位老派的聯邦主義者,但這也沒什麼可興奮的。雅克·德洛爾(Jacques Delors)將歐盟委員會轉變為歐洲一體化引擎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。
  文章指出,這場爭吵全都與互相競爭的國家政治有關。而且坦率地說,歐盟的格局決定了默克爾的政治勝過卡梅倫的政治。
  文章稱,無論歐盟在歐洲議會選舉後向自己提出什麼問題,選擇容克都不是答案。這樣說並非是個人對容克有什麼敵意。容克瞭解布魯塞爾的運作機制。綜合各方消息,他擅長撮合交易,儘管外交官們普遍認為他過於愛好杯中物。
  文章指出,之所以說容克是錯誤人選,是因為歐洲乃至世界局勢發生了變化。歐盟要想重獲平衡,就不得不把歐元區轉變為一個政治上可持續、結構上穩健的貨幣聯盟。如果卡梅倫贏得2015年大選的話,它還需要有人可以就英國是否退出歐盟的辯論展開調停。容克絕不是一名熱衷於現代化的人士,英國人也根本不信任他。
  文章稱,在柏林方面進行了一些“咄咄逼人”的游說之後,大多數歐盟領導人現在都心照不宣地支持容克。然而公開的秘密是,幾乎沒有人將他視為一個理想的候選人。如果歐洲理事會(European Council)舉行一次秘密投票的話,他只能勉強獲得少數幾張選票。
  文章指出,容克之所以成為候選人中的領跑者,是因為歐洲議會掌握的權力。歐盟條約規定,歐盟委員會主席由各國政府選擇,並得到歐洲議員的同意。後者推倒了這種安排。他們堅持要求各國政府任命斯特拉斯堡最大政黨的候選人。容克是中右立場的歐洲人民黨(European People's Party)的所謂“第一候選人”(Spitzenkandidat)。有人聲稱,這一切是為了讓選擇過程具有民主合法性。
  文章稱,結果是出現了一個三方幕後交易:讓容克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,確保社民黨的馬丁·舒爾茨(Martin Schulz)再乾一屆的歐洲議會議長,然後讓默克爾任命一名德國人擔任歐盟委員會副主席。
  文章指出,德國在歐盟中的盟友則別無選擇。法國、西班牙、意大利以及其他歐元區國家的政治重點是確保柏林贊同歐元區“稀釋後”的財政規則。默克爾的助手提醒他們,現在不是在誰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問題上爭吵的時候。
  文章指出,所有這些都讓卡梅倫在歐盟峰會上陷入孤立。大多數人將不會同情這位英國首相。卡梅倫的歐洲政策脫胎於管住自己所在政黨的需要、而非英國國家利益。通過退出歐盟,他咎由自取地放棄了自己的影響力。卡梅倫承諾就英國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公投是一種淺薄的戰術,它有可能演變為戰略上的災難。儘管歐盟存在缺陷,但英國留在歐盟遠比退出歐盟強。
  文章稱,儘管如此,卡梅倫對容克的看法是正確的。原因並不是這位潛在的歐盟主席將讓歐盟變成一個歐洲合眾國,而是這件事體現了已經導致歐洲陷入這麼多麻煩的“鴕鳥”世界觀。在這件事上否決卡梅倫,將讓歐洲懷疑論者更有理由反對歐洲一體化,而且很可能進一步推動英國走近退歐的大門。無論出現哪種情況都將對歐洲不利。  (原標題: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之爭成“沒有贏家的爭吵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n45lntp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